田先进:话说茶叶的产与销
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田先进:话说茶叶的产与销

茶叶的产与销,即茶叶的生产与销售,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茶叶的内销难、外销难、代销也难;过去难,现在难,将来还是难。需要有对策,需要有措施,需要有开创。茶不能以产定销,也不能以销定产,只能双向努力,齐抓共管,统筹兼顾,争取双赢。

茶叶只是生活中的饮料,不是必不可少的饮食品。古人说:“茶是万病之药”,那是对少数人的建议性劝勉,茶对人类有的病症只有一定的辅助疗效。说茶可以防癌、治病,长期饮用而可能有效。人都怕死,什么都可以有,不要有病,若说谁有病,那是犯忌讳,以此作为茶的推销,人们宁可决不喝茶也不会承认有病。茶对于广大民众来说,消费及饮用,只是生活优化的方式之一。真正要让茶叶消费及饮用走进家家户户,那才是茶叶生产与销售的目的。饮茶有不少好处的大力宣传是必要的,终归要家家户户认可,自觉自愿才行。茶叶的销售,应当让茶叶质量很好,价格适中,服务温馨,才会吸引消费者,形成消费热。如国内的茶叶销量约占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国外的茶叶销量约占总产量的百分之二十,每年茶叶的库存量在百分之二十以上。为了有“突破”性推进,有的茶业企业会到一些大城市、大地方、大场合搞茶叶推销会展,各产茶地的政府也积极支持,然而会展期一过之后,又回归原先如“守株待兔“一般地等客来购。公认的历史名茶或新创名茶,也不能坐等来客。应当从自身努力做起,从现在着手做起,从创新拓展做起。放眼外地,立足本地,狠抓质量,持续前行。

全国的茶叶区域品牌有200余个,想要打开市场销路,势必在推销中出现“价格战”。有的茶叶批发市场未能因地因茶因市制宜,商铺林立,却有批无发。茶叶产品的过度包装,喧宾夺主,这对茶产业不是正确的导向。茶叶店里的名茶零售价500克标价几百元,上千元,甚至几千元!走的是市场炒作的短路,据“陕茶网”2020年7月上旬发表的《上有天价茶下有滞销茶》中说:记者调查发现,(武夷)正岩产区岩茶中近年来火爆的牛栏坑肉桂茶,每斤售价数万元乃至一二十万元不等。按一公斤茶叶十万元来算,一克茶叶一百元,泡一杯茶用干茶叶三克,需要300元。这只能是高级别的人或者大款摆阔才会如此消费,请客饮用或送客为礼,以显上档次,以便做某事。这与广大的普通消费者的收入经济水平大相径庭,不敢奢思。价格是一把“双刃剑”。茶叶储存期有限,有的地方死拼价格,没有考虑和实施长效的市场优化机制。茶叶营销忽视科学冲泡方法的推广,应有的售后服务缺位,回头的顾客少,这好比走进死胡同,进有限度,退无光彩。

茶叶市场在普遍饮用茶的茶杯上,不在待价而沽的买卖茶叶的台面上。价格适中,卫生保证,质量上乘,才是茶市的方向,才是茶业的前途。应当不回避问题,不叹息问题,不夸大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用切实有效的办法让茶叶产销出现皆大欢喜的新局面。

中国茶叶,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世界知名大品牌,历史悠久的名茶,世界欢迎的茗饮,远销到国外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近些年来,由于国外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制约,中国茶叶外销量低抑,而且,中国茶叶销到了国外之后,有的被重新包装,甚至被重新“定义”。

国内有名的茶叶产销企业想要标新立异,万变不离其宗,形式有些直观变化,本质没有推陈出新。有的茶叶及其茶叶企业为了参加国内举办的某个茶叶品评会,就换个制茶叶的方法,换个新产品名称,试图取得大奖,以此抬高身价,便于在上市销售时有可以”闪光”的说法。其实,这只是外表好看一些而已。有些茶叶企业有时候参加茶叶品评会,只是自吹自擂一番,请几个专家说说优点,发个奖牌,回去把照片在网络上晒一晒,年终总结时吹嘘一番,罢了。有的茶叶企业等着本地政府给了补贴才去参展,政府不给钱就不想去。当然,能去参评也好,茶叶产品能拿出手,能在展评中亮相,起码可以有一些儿存在感,能让更多一些的人见到这一款茶,或许有兴趣了会想品尝这一款茶。也或许会有代为销售的想法,让这一款茶多一些买家,多一些消费的人群。政府的脸面上多少也有点儿光彩,会觉得茶业建设上又有了新成就。倘若这样的长此以往,只怕是多虚而少实,最终会贬值。

国内的茶业界目前还是缺少能够走出国门的名家,但不缺只想着赚钱,赚到一些钱就自以为是的茶商。即使一些历史名茶或新创名茶,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市场炒作,在价格战中较劲,难免患得患失。这里面思想方法和实际操作的问题都存在。核心的问题是只注重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的前程和想不到应当努力的方向及事务。诚信是最具品牌效应的品格标志和营销名片,有了诚信才会让人尊重,货真价实了才会有更多的回头顾客和不期而遇的新的市场份额。茶业产销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茶树到茶杯,不是价格决定优劣,重要的是对消费者的充分尊重。普通消费者面对众多的品牌茶,搞不清哪样茶叶真正好。好茶有很大一部分是“礼品茶”,有权的人、有势的人、有钱的人才买得起,喝得起,却也不免会买到或收到一些冒牌的名茶,心知肚明却不了了之。这些年,“礼品茶”减少很多了,公款买茶送茶的很少了,高档茶的销售大都待价而售。

国内的茶业界目前还是缺少能够走出国门的名家,但不缺只想着赚钱,赚到一些钱就自以为是的茶商。即使一些历史名茶或新创名茶,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市场炒作,在价格战中较劲,难免患得患失。这里面思想方法和实际操作的问题都存在。核心的问题是只注重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的前程和想不到应当努力的方向及事务。诚信是最具品牌效应的品格标志和营销名片,有了诚信才会让人尊重,货真价实了才会有更多的回头顾客和不期而遇的新的市场份额。茶业产销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茶树到茶杯,不是价格决定优劣,重要的是对消费者的充分尊重。普通消费者面对众多的品牌茶,搞不清哪样茶叶真正好。好茶有很大一部分是“礼品茶”,有权的人、有势的人、有钱的人才买得起,喝得起,却也不免会买到或收到一些冒牌的名茶,心知肚明却不了了之。这些年,“礼品茶”减少很多了,公款买茶送茶的很少了,高档茶的销售大都待价而售。茶叶的销售季节性很强,春茶的销售争先恐后,如果积存一年就会让卖茶的人很感焦虑,即使冷藏,也有期限。除了黑茶或白茶,可以存放较长时间,其他茶叶久存,就好比看着银子化成水。

我们应当用时新的眼光看待茶业的产销走势,拿出新的办法,打开新的销售市场。应当想出好办法,用诚恳的心意,优良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饮茶的团体中来,形成庞大的年轻人茶叶消费圈层。让茶叶进入年轻人的生活中,开启美好的茶生活。年轻人天天都拿起茶杯畅饮,国内的茶叶销售就会火爆起来。驰名的主产茶叶的地方和大量消费茶叶的城区,都应当建立研究茶叶消费的工作机构,产出与销售两手齐抓,饮用与传颂排头并进。消费的事情做好了,必将会拉动茶叶的生产,保证茶叶产品卫生与内在品质上乘,提高茶叶品牌的知名度。消费者的满意及需求是茶叶最好的推手,是最大的四季不衰的茶叶饮用普及广告。

茶叶的销售直观上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茶叶的外形、香气、汤色、口感、包装、健康功效、绿色环保、具体价格。我们应当着重考虑特定的喝茶场景,进行适当的饮用定位和市场推广。办公、休闲、商务、快速即饮,年轻人聚会等,都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应当实体店面与线上销售结合,平台渠道共享、加强互动体验、促使快捷购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并重。线上销售要做好引流,明确客户从何处而来。社区便利店、智能售货机、新式零售店、社群与微商、视屏购物等,多方位布局,内容展示,直播带货、粉丝推介,以社群为基础,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培养双方的忠诚,树立更好的口碑。提高销售与消费的链接效率。

相关的一个问题,我们也需要注意。国外的一些茶叶生产已经实行工业化操作,茶叶的包装在车间里工业化,茶园管理互联网上操作,茶叶的销售广告宣传别出心裁。这是可以借鉴的方式,但是,我们的传统制茶工艺就不一定都要全程工业化,中国茶的魅力还是在自然生态和传统工艺上,有特色才更有市场竞争力。

茶树优良品种是茶叶品质的先决条件之一,也不是唯一的标准,良种的培育和科技的运用是高品质的基本保障,消费者喝茶的感觉是评判茶叶好与差的最直截的反映,感觉喝着舒服就好。适宜的地理环境和优良的茶树品种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珍惜更应当好好利用和创新。

产茶是为了自己消费和市场销售,说白了是为了享受与挣钱。但是,不要直白地奔着钱去植茶与产茶,首先要怀着一份责任,把挣钱当作应有的合理的回报。正如茶道的最好境界不是独自享用,而是好茶分享,让茶文化扩散,这才会快乐而自得。我们不敢坐井观天似的,总认为唯有自己生产的茶是最好的茶。茶叶品牌很多,消费群体不少,一部分茶只能适应一部分人,不可能适应所有人。即使是几千元乃至几万元一斤的茶叶,也不会人人都喜欢喝。在全国茶叶评比中得了什么奖项,也不值得过分骄傲与吹捧。永远去努力,才有好前景。茶产业的发展中,地方政府要营造更适合茶企发展的环境,努力培植名符其实的清洁卫生的龙头企业,以带动其他企业乃至整个茶产业的大发展。我国的茶叶一个基本规律,即“南红北绿”。茶叶企业不要跟风,不能似乎什么茶好销售,就跟着制什么茶以及卖什么茶。有些地方的茶种,只适合做某一类型的茶,并不适合“六大品类”齐上!适当地做一些给特殊人群喝的茶,即使获得了一些称赞,没有生态环境、气候和品种等因素的匹配,很难形成规模效应,也很难真正“红“起来”。

茶叶本来就应当是大众饮品,高档产品及饮用方式是期望,更大范围的饮茶群体的欣赏与受用才是正确的市场定位,高端、中端和低端的茶叶与饮茶群体都应当兼顾。大众化的产品不等于低端产品,多去市场上调查研究,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策略及成绩。

努力复兴茶馆,做到风清气正。这是一条可以抵达广泛消费市场的方式。茶馆是专门卖茶水、买茶水、喝茶水的地方。茶馆是地域性的消息集散处,消费聚会处,社会交际功能与经济效益的追求有其文化特色。四川的茶馆生意历史悠久,颇有特色,喝茶聚会、议事、消遣,“摆龙门阵”,人们乐此不疲。各地应当都把茶馆业当作责无旁贷的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的门类好好地加以复兴,遍地开花,必定能够收获茶叶内销的新成果。

复兴茶馆的同时,应当推崇茶礼。买茶送礼,延续人情。用茶叶送礼比以糖果酒食为礼品更为实惠也更环保且利于保健,也有利于公务廉政。发扬优良传统,传播优秀文化,可从茶事更新。

茶产业经历了亲冠特大瘟疫的侵袭,茶叶有利于健康的意识更加增强,茶叶的需求量一定会更大。茶业界随之会出现思想方法、生产方法、茶叶产品、销售策略的一系列“洗牌”。茶叶的产与销应当洗心革面,找到双赢的突破口,奋力冲击。国际市场将逼迫中国茶叶企业符合他们制定的生产标准及生产方式,挑剔地选择中国茶叶新产品。这很严酷,也有好处。我们只能自强不息,锲而不舍,从茶树到茶杯都努力满足国际标准,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投其所好,别无选择,不会有优待,只能靠自强,市场如战场,拼搏是必然。

各地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激励下,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的指引下,大家都在积极想办法,搞宣传,促销售,茶叶会有欣欣向荣的光彩。

国内茶叶市场和国外的茶叶市场都应当重视,争取更大的销售份额。好比要用两条腿走路,协调进步才会好。茶叶是21世纪乃至更长时期的健康饮料的首选,全球化销售是大方向,大趋势,我们需要急起直追,早着手,早用功,早开拓,早得益,这是我们为人类健康做出新贡献的责任。

习主席近日在察看武夷山春茶长势时,明确地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号召,是中国茶产业上的大喜讯。我们应当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在茶产业上做大文章,大做文章,让茶叶的产与销在世界上大放异彩,大获丰收!

来源:陕茶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